4月26日,“诗侣莎魂”2025朱生豪文化交流活动暨新时代外语人才创新培养工作坊在嘉兴南湖学院举行,汇聚省内外朱生豪研究学者、翻译界专家、文化艺术工作者及师生代表等120余人。
本活动由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浙江省翻译协会指导,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市文联、南湖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以纪念中国翻译巨匠朱生豪先生诞辰113周年为契机,聚焦莎剧翻译、诗词编纂、人才培育等主题,共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路径,为嘉兴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注入澎湃动能。
朱生豪先生之子朱尚刚亲临,现场回溯了父亲“以译莎为志业”的峥嵘岁月。他动情讲述:“战火中译稿两度被毁,父亲却在油灯下重译百万字。他坚信,文化的火种能穿透黑暗,照亮民族精神的长河。”这段跨越时空的追忆,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朱生豪“以文化报国”的赤子之心。
“朱生豪独创的‘神韵说’翻译美学,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与西方戏剧哲思熔铸一炉,开创了‘以中化西’的典范。”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朱绍平将朱生豪的翻译成就提升至国家文化战略高度,“这种文化自信与创新智慧,正是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建设文化强省的核心密码。”
活动期间发布的《朱生豪宋清如选唐宋名家词》引发学界热议,该新书由朱尚刚与中国作协会员、文史作家夏春锦合编。
现场,夏春锦以《朱生豪宋清如选唐宋名家词编纂谈》为题,首次系统披露朱生豪夫妇在古典文学领域的深耕细节。“这部词选不仅是伉俪才情的结晶,更彰显了他们在动荡年代以学术坚守文化阵地的风骨。书中对李清照、苏轼等词人的评注,为当代诗词研究提供了珍贵范本。”
同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管兴忠教授、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刚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安博教授分别带来《平等互鉴、自得神韵的莎剧朱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宣中国 翻译世界:谈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朱生豪汉译莎剧的副文本研究》主旨报告。
下午,分会场学术研讨及《朱生豪宋清如选唐宋名家词》新书座谈会热烈举行。
聚焦实践转化,在“翻译与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专场,学者们围绕人工智能辅助翻译、地方高校特色课程开发、朱译莎剧“和而不同”译述策略的文化价值等议题展开激辩;而“诗词与文学创作”专场回望朱生豪与宋清如这对伉俪的文学造诣与精神世界,提出“以文育人、以创促学”理念,倡导将朱生豪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鲜活素材。